独家专访青年京剧演员徐朝嬴:京剧很难学,一旦喜欢,将成为一生的爱好

LAPost洛杉矶(2025年2月20日)—— 作为世界影视之都,洛杉矶的文化舞台常被好莱坞光环所笼罩。然而,在2月1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专题讲座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音乐学院举办,让当地民众、华裔新生代与留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国粹的独特魅力。

左起: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郭安瑞(Andrea S. Goldman)、史依弘、徐朝嬴(Photo by: Richard Ren/LAPost)

这场名为“与史依弘对话:京剧的历史与未来”的专题讲座,由UCLA亚太中心(Asian Pacific Center)等机构联合举办,邀请到了来自中国上海京剧院的梅派大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被众多喜爱京剧、中国国粹的青年朋友亲切的称为“史姐姐”)担任主讲嘉宾。上海京剧院的优秀青年花脸演员徐朝嬴也随行出席,并在现场为观众呈现了经典剧目《醉打山门》片段。

史依弘此行,是她在完成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美国名校的京剧推广活动后,来到美国西海岸的唯一一场公开讲座。史依弘作为海派京剧的杰出代表,早已受到美国汉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球的社交媒体上,被众多喜爱京剧、中国国粹的青年朋友亲切称为“史姐姐”。而这次与她同行的青年演员徐朝嬴,也被当地京剧爱好者亲切地认出——他正是与哥哥徐朝皝在2024年央视龙年春晚戏曲节目《百花争艳》中表演双锤的“锤子兄弟”。

兄弟俩分别习花脸与工武生,2024年春晚中,他们根据《螺蛳峪》和《四平山》重新编排,将传统的面对面表演改为平行站立,身上的靠旗遮挡视线,全凭兄弟之间的默契将双锤舞得整齐划一,赢得满堂喝彩。

徐朝嬴演示《醉打山门》片段(Photo by: Richard Ren/LAPost)

在UCLA的讲座上,徐朝嬴演示的《醉打山门》片段技惊四座。一些观众敏锐地发现,他的表演中似乎带有《贵妃醉酒》和《穆桂英挂帅》的影子。在随后的讲解环节,徐朝嬴耐心地向大家解析:“《醉打山门》和《盗御马》中的小转身动作,其实是借鉴了梅兰芳先生在《穆桂英挂帅》中‘捧印’一折的出门小踏步。”

他进一步解释道:“花脸的身段和劲头儿,很多表演要素与旦角是相通的。不少花脸名家在与梅先生同台时,都会学几招并巧妙地化用到自己的表演中。”

徐朝嬴演示《醉打山门》片段(Photo by: Richard Ren/LAPost)

史依弘更是在现场亲自为徐朝嬴口念锣鼓经伴奏,让全场观众感受到梨园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感人一幕。细心的观众还发现,在演出前,徐朝嬴主动帮忙搬开椅子和话筒,演出结束后又迅速将它们复位,然后才站到话筒前开始讲解。而讲解完毕后,他仍站在原地,专注聆听史依弘对他的点评,直到史依弘请他回到座位。这一幕让许多观众感慨:“这就是梨园行内尊师重道的好传统!”

徐朝嬴应邀接受当地英文媒体《洛杉矶邮报》专访(Photo by: Richard Ren/LAPost)

徐朝嬴在应邀接受当地英文媒体《洛杉矶邮报》专访时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美国进行京剧推广。谈及对洛杉矶这座世界影视之都的第一印象,他感叹道,因为上一站是波士顿,那几天下大雪很冷,所以一落地洛杉矶整个人都舒展了,而且这座城市也让人很松弛。在拜访卢燕老师后,他们参观了电影摄影棚项目,亲眼看到许多好莱坞电影中“名场面”的拍摄场地,既感到新奇,也惊叹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完整性。

在各大学的讲座上,徐朝嬴表演了经典剧目《醉打山门》片段。他感受到现场观众反应热烈而专注,从他们提早到教室等候、讲座时的踊跃提问,以及讲座后大家围着史依弘和自己继续交流、久久不愿离去,都体现出他们对京剧艺术的浓厚兴趣。

徐朝嬴讲解自己演出的片段(Photo by: Richard Ren/LAPost)

很多观众特别好奇,他在讲座中提到花脸行当的许多身段动作借鉴旦角及其他行当的表演手段。比如《醉打山门》中的小转身就借鉴了梅兰芳先生在《穆桂英挂帅》中的表演动作。他解释道,花脸角色身份、地位、性格、形象跨度很大,因此表演手段要比其他行当复杂。例如《钟馗嫁妹》中,钟馗是文人,但误入鬼窟后容颜变丑,以花脸表现。然而,若只展现花脸粗犷的一面,角色就显得不够丰满。因此,他在花脸表演中常融合小生等其他行当的技巧,让人物更具层次感。

这次美国之行中,徐朝嬴也经历了不少感人的瞬间。在哥伦比亚大学讲座后,史依弘与东亚系的商伟老师、刘乐宁老师、钱颖老师及复旦大学访问学者杨俊蕾老师,连同他围坐一起,共同探讨中国京剧海外传播的路径与方法。大家各抒己见,期望携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人看见京剧的魅力。

回顾从吉林省戏曲学校到上海京剧院的成长之路,徐朝嬴感慨这一路上遇到的三位“引路人”对他艺术生涯影响深远——苗春生、杨吉松、尚长荣。苗春生是他的启蒙老师,将他引进京剧花脸行当,打下扎实基础;杨吉松在他学医七年后回归京剧舞台,用六年时间挑选适合他的剧目,精进技艺;尚长荣在他加盟上海京剧院后,规划艺术道路和演出方向,并嘱咐他多读书、读经典,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感知力。

随史依弘访美45天,徐朝嬴深感受益匪浅。他说,史依弘在面对五所高校观众时,从容表达、精准讲解,优雅展示京剧梅派艺术的全方位之美。这与史依弘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及日常的知识积累密不可分,作为青年演员,他深感敬佩与学习的必要。

对于京剧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徐朝嬴表示,京剧作为中国的国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好艺术。它在国际舞台的传播需要持续性和多样性,也需要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所有京剧人的共同努力。他坚信,京剧要走得足够远,才能被更多人欣赏。

谈到如何让更多海外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京剧,徐朝嬴分享了在普林斯顿的经历。他教的一位63岁的美国学生雷陶德先生,通过两周的学习,能够自己勾孙悟空的脸谱,并表演《闹龙宫》中的坐场念白和“棍下场花”。雷陶德学得很快乐,并表示非常喜欢京剧这门艺术。徐朝嬴希望,不仅是年轻人,而是所有人都能了解并喜爱京剧。

展望未来,徐朝嬴表示,如果有机会再次来到洛杉矶或其他海外城市推广京剧艺术,他希望带来一些传统经典的骨子老戏,比如《霸王别姬》《醉打山门》《四平山》等,让观众直观感受京剧这门综合性艺术的独特魅力。

最后,他向洛杉矶以及所有关注京剧艺术的观众表示:“京剧是国剧,请大家持续关注。观众和演员是鱼和水的关系,因为有你们,洛杉矶我们会再来,也争取去到每一个有你们的地方。”对于那些对京剧充满好奇但还不太了解的海外年轻人,他鼓励道:“京剧很难学,但不难懂,一旦喜欢,将成为一生的爱好。”

徐朝嬴、徐朝皝兄弟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徐文斗医师是徐氏中医第四代传人,以骨伤科闻名。幼时,兄弟俩跟随父亲学习武术,并背诵中医典籍。6岁的徐朝嬴进入长春市体育学校学武,一次武术比赛上,他见识了京剧武戏的后空翻,一下子被吸引,从此萌生了对京剧的兴趣。

11岁时,他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15岁毕业。先后加入河南省京剧院,河北省京剧院。18岁参加高三补习,考入江西中医药学院,攻读中医骨伤科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江西南昌洪都中医院实习工作。然而,热爱京剧的他,始终割舍不下这门艺术,2014年加入吉林省京剧院。2021年受邀加入上海京剧院,举家迁往上海。

未来,徐朝嬴希望继续跟随上海京剧院,参与更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也期待能够在自己的表演中融入更多跨界元素,让传统艺术在当代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

(By: Richard’ Ren/LAPost)